01
细致排查发现隐患
段在开展“吸取事故教训、专业管理反思”活动中,及时启动春检工作,成立专业检查组,对线路一米不落、道岔一组不差、桥梁一座不漏地全覆盖检查,发现绥中北站5号道岔可动心辙叉短心轨藏尖处有5cm长的裂纹。
小贴士
可动心辙叉
可动心辙叉是整组道岔的核心部位,相当于道岔的“心脏”。如果此处发生裂纹,极易造成辙叉心折断,危及行车安全。要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必须将伤损的可动心辙叉换成新的,相当于给人体做一次人工搭桥手术。
绥中北站5号道岔辙叉全长18.米、重达9吨,无论长度和重量都是普通道岔的2倍多。在更换道岔辙叉的同时,还要在辙叉两端更换4根引轨,需要完成4个铝热焊接头和2个胶结绝缘接头。夜间施工,其工作量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01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施工方案,组建施工队伍,筹备轨料、机具,并对现场反复测量核对;同时,在现场召开施工交底会,明确施工任务和关键步骤时间节点,为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施工现场
3月18日1时30分许,一支由综合维修车间、绥中北线路车间、运输车间组成的70余人施工队伍站立在秦沈线绥中北站西部岔区下行线路股道旁,他们身穿橘黄作业服,戴好口罩、手套,全副武装,整齐划一、列队成排,工机具有序摆放,蓄势待发,等待施工天窗命令的下达。
1时35分,天窗命令下达后,施工人员立即冲上线路,按照各自分工开始作业。瞬间,施工现场“叮当叮当”的工具撞击声、“哒哒哒”机械马达的轰鸣声响成一片,照明灯光、砂轮锯轨迸溅的火花与气割焊散发的蓝紫光交相辉映,现场一片紧张繁忙的景象......
现场6个作业组按照各自分工争分夺秒、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推进。只见他们从拆卸配件到锯断钢轨,从拆除旧辙叉到插入新辙叉,从接头焊接到精细打磨,每个环节如行云流水.......
在施工过程中,各作业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在新辙叉吊装入位时,由于作业面狭窄,轨道吊车无法直接将新辙叉吊装一步到位,大家就用撬棍一点点拨轨入槽,这大大增加了作业难度和参战职工的体力消耗。高强度的作业让每位会战职工都大汗淋漓。但是,天再冷,风再大,也挡不住他们守护安全的信念。
6时整,经过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地更换了绥中北站5号道岔可动心辙叉,线路安全正点开通。
编辑:陈晨
审核:王怀国
山海关工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