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隔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在小鼠坐骨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王磊1李洋洋2左小华3张明星4

1徐州医院麻醉科;2南京医科医院麻醉科;3徐州医院疼痛科;4徐州医院药学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42(06):-.

DOI:10./cma.j.cn--

ORIGINALARTICLES

本研究以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方法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模型为基础,探讨伏隔核(NAc)内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TRPA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作用,以期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材料和方法

10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建模后第7天两组小鼠NAc内TRPA1表达变化。另24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CCI小鼠注射A(A96)组(CCI+A96组)、CCI小鼠注射PBS组(CCI+PBS组)、SHAM小鼠注射A组(SHAM+A96组)和SHAM小鼠注射PBS组(SHAM+PBS组)。建模后第7天于手术对侧NAc内注射TRPA1拮抗剂A或其溶剂PBS,检测各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2、4、6h热缩足潜伏期(TWL)变化。

2结果

2.1 两组小鼠NAc内TRPA1蛋白表达变化

建模后第7天,CCI组小鼠手术对侧NAc内TRPA1表达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5,图1)。

2.2 TRPA1拮抗剂对CCI小鼠TWL的影响

建立CCI模型第7天,与SHAM+PBS组比较,CCI+PBS组小鼠给药前TWL明显降低(P0.05);与SHAM+A96组比较,CCI+A96组小鼠给药前TWL明显降低(P0.05);而CCI+PBS组与CCI+A96组小鼠给药前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PBS组比较,CCI+A96组小鼠TWL在给药后2h明显升高(P0.05),持续至给药后4h(P0.05),于给药后6h基本恢复至给药前状态(P0.05);SHAM+PBS组与SHAM+A96组小鼠TWL在给药后2、4、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3讨论

前期研究发现,TRPA1作为一种跨膜通道蛋白,能够被多种内源性及外源性化合物激活。炎症和氧化应激因子(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通过与TRPA1氨基端结合而使之被激活,进而引起钙离子内流。外周TRPA1被激活后,引发神经元动作电位,冲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痛觉。这表明TRPA1在疼痛的产生及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可能成为临床疼痛治疗的一个靶点。但是,此前关于TRPA1参与疼痛的研究多集中于脊髓背根神经节等脑以下水平。本研究聚焦于脑水平,初步探讨了NAc内TRPA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NAc内TRPA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下表达增加,给予TRPA1拮抗剂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NAc位置较深,且体积较小,脑立体定位注射位置可能存在着细微的偏差。对此,我们通过选取体积大小相似的小鼠并由技术熟练的人员在立体定位仪上严格按照NAc坐标完成定位及注射操作,并且于行为学检测后制备小鼠NAc区脑片进行染色以显露针道,确保立体定位注射位置的准确性。此外,TRPA1存在于NAc内何种细胞上本研究未能给出答案,是否与其他相关核团间存在着神经环路联系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登录我刊投稿系统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wd.com/ztsp/10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