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爱好者都能学习的技术针灸治疗坐骨神

坐骨神经痛系指由坐骨神经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所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以背部、臀部直至下肢,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放射性疼痛为临床特征,病因复杂,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经络闭塞,气血运行不畅。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均直接或间接分布于脊、腰、下肢外侧,与坐骨神经分布基本吻合。传统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当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瘀为目的。取穴和配穴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规律。临床可选取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穴为主穴,配合环跳穴温针灸。

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局部取穴,直达病位。针对坐骨神经痛的成因直接治疗。

《太平圣惠方》指出,关元俞属足太阳膀胱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针灸甲乙经》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肱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环跳穴是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也是治疗腰腿疾病重要的穴位,常与阳陵泉穴共用以疏通少阳胆经瘀滞。也可以配合在环跳穴温针灸治疗。

委中穴,又名郄中,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古有“腰背委中求”之语,出自《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学家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部病证都可取委中治疗;与远端昆仑穴共用为循经远部取穴,既能疏通患肢经气,又能起到疏调腰部经气的作用。植物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3经,具有辛温走窜、入十二经络、通达诸经、舒经通络的功效。既能入阴又能入阳,补中有通、通中能消、气血双调。操作方法

每次治疗选用以上基本穴位,可配合局部阿是穴。各穴均用直刺法,得气后留针,不捻转。大肠俞、关元俞各深刺2寸,委中、阳陵泉、昆仑刺0.5~1寸。环跳深刺>3寸。要求每次针感向上放散至腰胯部,向下放散至足趾部,一般留针20min,严重时1次/d,缓解后2~3次/周,疗程共2周。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疼痛、麻木等症状会明显缓解。

注意事项针刺环跳穴时可采用直刺法、雀啄法,以针感直达足尖为宜,如针感不明显,可以换用秩边穴。如遇年老或久病患者,针刺手法稍轻,以能耐受为度。有时针刺时针感传至腘窝处,可在委中处“接力”针刺,直至针感直达足尖。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多数人如果中风后没有得到正确治疗,那就会容易出现中风后遗症。中医认为,面对中风后遗症,中医针灸会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下文就具体介绍了一些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案例。

中风治疗1:面瘫

症状: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

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

针灸方法: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

中风治疗2:失语

症状: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

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

针灸方法: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

中风治疗3:上肢不遂

症状: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屈伸。

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曲池、外关。

针灸方法: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

中风治疗4:下肢不遂

症状: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

取穴:委中、阴陵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陵泉、解溪、丘墟、照海。

针灸方法: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

中风治疗5:便秘

症状:便秘

取穴:天枢、丰隆、水道、归来。

针灸方法:均取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运针1次。

中风治疗6:尿失禁

症状:尿失禁

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陵泉。

针灸方法:关元、气海施以毫针补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补法。阴陵泉宜用泻法。尿潴留可参照本组穴,加取中极,但诸穴均不宜针刺过深,防止损伤膨胀之膀胱。

中风治疗7:偏瘫

症状:长期偏瘫伴肢体拘挛

取穴: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

针灸方法:可点刺出者,如太阳、曲泽、阳交、解溪、委中等,点刺放血,每穴出血量5~15毫升。隔7~10天一次。

年1月1日,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传承“中医康复理疗师”开课,山东省中医专家联合教学,国家认证师资团队任教,理论结合实践全面教学,针灸推拿正骨整脊,颁发全国通用证书,-(同







































白癜风治疗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wd.com/ztsp/1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