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Sciatica)是因神经根受压引起的延坐骨神经的通路传递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射至小腿、足踝部的灼烧样、刀割样、麻木等症候群。据统计约40%的人曾患有坐骨神经痛,我国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达.8/10万,好发于40-60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通常由咳嗽、打喷嚏、弯腰、拉伸、下蹲、排便等动作引发。疼痛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外侧,疼痛性质多呈顿痛,也可由灼烧样及针刺样疼痛。患者可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及肌群无力。患者行走时常呈前倾位,卧位常呈弯腰侧位屈髋屈膝以缓解疼痛。疼痛的特点是休息轻、活动重,白天重、夜间轻。
坐骨神经痛约90%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引起。由于第5腰神经根、骶1腰神经根是坐骨神经的主要组成部分,95%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第4、5腰椎及第5腰椎、第1骶椎椎间盘,坐骨神经痛几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必有症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健康观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坐骨神经痛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椎间孔镜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肯定,椎间孔镜通过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等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
医院神经外科在保定地区神经外科领域率先开展微创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坐骨神经痛,创伤小、见效快、费用低、快速恢复工作能力,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