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96518.html
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
王友良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本身或其周围结构病变引起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性质多呈钝痛,亦可呈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可为沿坐骨神经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等范畴。有部分患者是由腰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坐骨神经由L4~S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两种,根性坐骨神经病变位于椎管内,干性坐骨神经的病变主要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针灸疗法是目前中医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且疗效确切。
1传统针灸
1.1针刺
王春花将8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美舒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阈值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相较治疗前,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痛阈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痛阈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蒲红春采用扬刺环跳穴治疗,操作者左手固定进针处皮肤,使之绷紧,常规消毒后,右手用30~32号5寸毫针从进针点皮肤垂直刺入,可作扇形探索性针刺,直至患者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异感或触电感。如已触及骨质且无异感出现时,应退出针至组织浅层,然后改变方向,再顺坐骨神经走行方向施行扇形针刺,出现以上针感后稍作捻转、弹拨针法并留针30min,留针期间可稍作捻转、弹拨针法。针刺深度因人而异,一般为5~10cm,但不超过10cm。再用4根30~32号5寸毫针在环跳穴上下左右1cm处,针尖向环跳穴斜刺,直至患者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异感或触电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注意针刺不宜过深过强,以免刺入骨盆损伤肠道或刺伤血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24%,明显强于常规针刺治疗组。邱硕将68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手法均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针刺30分钟,间歇行针3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天后进行下个疗程。对照组以毫针垂直进针深刺双侧秩边穴约3寸,施行提插捻转法,使针感沿大腿后侧向足跟部放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昆仑穴。以毫针垂直进针深刺双侧昆仑穴约0.8寸,施行提插捻转法,使针感自足跟部向足心放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2.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刺秩边穴及昆仑穴能更好地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病情。陈枫等取穴:中渚、后溪(均取患侧的穴位,两侧都有疼痛的患者,取两侧的穴位)。急性期患者:中渚、后溪强刺激手法,以泻法为主,嘱患者缓慢活动腰部,尽量使腰部活动到最大范围,直至疼痛减弱或消失;亚急性期患者:中渚后溪强刺激手法,以泻法为主,嘱患者活动腰部,范围由小到大,直至疼痛减弱或消失;缓慢性发病患者:中渚后溪先缓慢进针,以补法为主,待患者获得酸麻胀痛等得气感后,再予较强刺激手法行泻法。治疗时间及周期:针刺为隔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中间行针2次,20d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良好。赵小波取环跳、秩边、有效点(通过循按、揉掐、提捏找出最明显的感觉异常点,针刺该点可以缓解疼痛,即为有效点)。穴位及针具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拇指切按穴位,右手持针快速进针,深度、角度以得气为度,针下沉紧感(酸、麻、胀、痛),在针刺的同时嘱咐患者主动缓慢运动患部,调节针刺角度及深度。捻转、提插行针1~3min,使疼痛缓解或消失,留针15min。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效果良好。
1.2灸法
桑杰本取患侧肾俞、环跳、殷门、风市、委中、足三里、承山、昆仑等穴,采用直接灸法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法的程序遵循先上后下,先阳经后阴经的原则。
1.3针灸并用
张征在“循经取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的原则选穴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取委中、悬钟穴,取清艾条一条,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cm,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每次20min,总有效率为88%。刘铭采取温针疗法,主穴:环跳、阳陵泉(均取患侧);配穴:肾俞、大肠俞(均取双侧)、承扶、殷门、委中、承山、足三里、悬钟、昆仑、阿是穴(均取患侧)。患者取侧卧位,健侧肢体在下方伸直,患侧肢体在上方弯曲成90度,主穴每次必取,配穴则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每次选用5个,充分暴露要针刺部位,穴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用华佗牌0.45mm×mm的毫针快速刺人环跳穴,提插捻转至得气,以针感向足部放射为佳,其余穴位用0.38mm×75mm的毫针针刺,腰部穴位平补平泻,腿部穴位多用泻法,以得气为度,针刺后将中心钻有小孔的3cm×3cm的正方形硬纸片套在每个针体上,紧贴皮肤,以防烫伤,然后将艾条剪成长度约2.5cm,中心钻小孔套在针柄上点燃,燃着端朝向皮肤距离约2~3cm,以患者有明显温热无烧灼感,待艾条燃尽针凉后出针,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继续下一疗程,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2特定穴治疗
2.1穴位埋线
刘科佑治疗组采用埋线结合针刺:(1)埋线穴位为大肠俞、肾俞、环跳、阳陵泉;(2)针刺穴位为:足太阳经型取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经型取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辨证选穴: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肝肾不足加肾俞、太溪;湿热加阴陵泉、三阴交;寒湿证加腰阳关、加灸。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选穴和针刺方法同治疗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80%,表明治疗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疗效肯定。
2.2穴位注射
吕伟观察组患者在服用中药复方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疗法。选用5~7号针头、10ml注射器。主穴选取足三里、肾俞以及环跳,配穴选取委中、承扶、三阴交、承山。操作步骤为:取4ml当归注射液、4ml黄芪注射液以及2ml维生素B12注射液,选取患者患肢主穴同时根据患者病症选取1~2个配穴,待得起之后,后抽无血液则可以注入药液。对于病程较短而疼痛较为距离的患者应该较快注入,而对于病程较长疼痛较缓者则应该较慢注入。注射剂量除了环跳每次注射4~6ml之外,其他各穴位注射量均为2ml,隔日进行1次治疗,以14天作为1个治疗疗程。总有效率95.92%,效果良好。陈延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时选用10ml注射器,5~7号普通针头,取穴主穴为肾俞、环跳、足三里。配穴为承扶、委中、承山、三阴交。治疗方法:用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4ml、复方当归注射液4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相当于1mg),待患者取舒适体位后,取患肢主穴并随证适当选取1~2个配穴,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右手持针刺入腧穴,待针下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液。病程较短、疼痛剧烈者注入宜快;病程较长,疼痛较缓者注入宜慢。剂量:除环跳每次4~6ml外,其余各穴每次1~2ml,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完毕嘱患者卧床休息20min,注意保暖及适度活动。总有效率为96.43%。
3其他针具
3.1耳针
陈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坐骨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埋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常规针刺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治疗2周(共10次);耳穴埋针每3天治疗1次,每周2次,治疗2周(共4次)。在治疗前、治疗后对病情进行评估,以坐骨神经疗效标准表、行为疼痛测定表、McGill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校对,为使两组间具有可比性,在两组间进行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进行均衡性比较及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
3.2腹针
孙方伟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取水分、关元、外陵(患侧)、气旁(对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神阙(艾架熏灸)。伴腰痛者加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水沟、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加气穴(双)。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腹部,根据腹部分寸以直尺度量取穴,并用甲紫标记,常规消毒后,据患者的胖瘦定针具之长短,据病程长短而定针刺之深浅,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手法,每隔10min行针1次,并嘱患者活动患部,据情况调整针的深浅,以行至气至,见效即止,并通过艾架熏灸神阙以壮元阳、温经络。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效满意。
3.3电针
孟凡颖选取因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环跳、秩边直刺1.5~3寸,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昆仑直刺1~1.5寸,电针连于环跳和阳陵泉,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度。针刺组只给予针刺治疗,不加用电针,30min/次,1次/d,5次为1个疗程。两组总有效率均为%,说明针刺和电针对坐骨神经痛都有良好治疗作用。电针组治愈率(64.86%)明显高于针刺组治愈率(13.16%)(P0.01)。鲁梦倩制备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选取患侧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对其光热耐痛阈和斜板试验的检测,从行为学角度评价电针治疗后大鼠感觉和运动恢复情况;通过对脊髓腹角、背根神经节、损伤点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这五个关键部位进行染色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电针对神经元再生修复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感觉运动传导通路关键部位中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综合分析得出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和起效途径等。
3.4三棱针
何善为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刺血配合针刺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各50例。刺血方法操作:在针刺结束后进行,选择腘窝部委中穴区域明显的紫青色静脉,用61号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拔罐,留罐约5min后去罐,以消毒干棉球擦试出血部位后局部用安尔碘消毒针孔,嘱患者42h内刺血局部避免接触水及其他感染因素。治疗疗程:每天1次,每5天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2天,共2个疗程。治疗组痊愈率为42%,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16%,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痊愈率为26%,显效率为22%,有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5火针
孔祥飞采取火针疗法,取穴:L4、L5棘突各旁开0.5寸,秩边、环跳、风市、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阿是穴3~5个,均取患侧。操作方法:穴位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取0.30mm×25mm针灸针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烧红针体,然后对准穴位垂直快速刺入0.6~0.9寸,随即出针,快进快出,不运针,不留针。做完火针治疗后接着做艾灸治疗。结果:痊愈35例,占60.34%;显效19例,占32.76%;好转3例,占5.17%;无效1例,占1.72%。总有效率为98.28%。
4结语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愈加提高,对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愈发清楚,其治疗方法更加多元化。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针刺、灸法,特定穴位治疗如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不同针具如耳针、电针、腹针、火针、三棱针等也被归纳为常用临床治疗方法,并取得满意疗效。尽管传统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已取得不错疗效,但传统治疗方法与特定穴治疗及不同针具相配合的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综合疗法必然会被更多的患者接受。随着科技的进步,针灸与现代科学结合更加密切,综合疗法会愈加完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痛苦。
王玉兴教授每周一下午看诊,请提前预约!
亚医院,预约治疗,无需等待。
欢迎广大患者致电咨询
详情-
地点: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号干部俱乐部燕园别墅独体2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