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报
导读: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多个“中医门诊”雇医托忽悠患者买药。这些医托呈集团化,人员分工明确,骗人的不拿钱,拿钱的不骗人。
一些诊所、药店、按摩店,打着“中医馆”“中医门诊”“祖传中医按摩”“中医足浴养生”等涉及中医的招牌,明明只做一些推拿按摩,却编造“包治百病”的谎言。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多个“中医门诊”雇医托忽悠患者买药。这些医托呈集团化,人员分工明确,骗人的不拿钱,拿钱的不骗人,这种“隔空”作案手法非常隐蔽,同时也给打击整治带来一定难度。看病被介绍至其他诊所同病相怜的热心人原是医托4月6日,榆林人鲍先生拨打华商报热线-求助,医院排队看病时,一名50岁左右女子自称是患者,主动靠近老人聊病情。鲍先生的母亲称经常眩晕,特别是起身快的话头晕得厉害。听到这话,这名女子称,头晕吃西药不能除根,她一个亲戚也有这病,吃了中药就好了。聊了半个多小时后,该女子说她的排号估计当天看不上了,只能改天再来,她家住在城南,可顺路带鲍先生的母亲到亲戚看病的那家诊所去看看。随后,两人打车来到明德西路4号西安雁塔同济堂诊所,医生简单问了一下病情后,就开了几服药,药单显示一共两千元。抓完药,再寻“好心人”时,对方早已没了踪影。感觉上当了,鲍先生的母亲立即联系家人,根据老人的描述,家人知道遇到了医托。鲍先生一边向华商报求助,一边报警,后来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雁塔同济堂诊所,经过多方协调,将两千多元要了回来。和两位女患者一起去看病抓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