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开出一朵花
——我的怀孕日记
01你来啦
那是4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和空哥照常出门练车。那天我开得格外顺手,一口气就奔到了潭柘寺脚下。爬山的时候隐约觉得有点腹痛,没当回事,依旧甩开步子走得欢畅。几天后的五一假期,大清早想到近期身体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于是突发奇想地拆开早孕试纸想测着玩一次,当看到一深一浅的两道印子,我和空空懵作对视——不会吧?医院确认了怀孕,才终于相信,你真的来到我们身边啦。
你比我们预想的要来得更快一些,大概是那个在云端玩耍的小家伙看准了时机,就这样跳到了妈妈肚子里。我意识到你的到来将为生活带来翻天覆地且不可逆转的变化,伴着一半兴奋、一半忐忑的心情,每天都在问自己:我做好准备了吗?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宝宝呢?我会成为一个好妈妈吗?就这样,我忐忐忑忑地迎来了孕早期。
你大概是一个疼爱妈妈的懂事宝宝,我竟没有过一次孕吐,早期的妊娠反应也比较轻微,孕酮不低,hcg翻倍很好,你也成长得很健康。然而孕初期的不适感和玻璃心还是时常出现——稍微多走几步路就会出现姨妈痛般的坠胀感,半夜经常被突如其来的膀胱压迫和刺痛叫醒,在B超照到胎心胎芽之前一直担心会不会是宫外孕,看到母婴论坛里其他孕妈早期胎停育的帖子都会心惊胆战,也曾在两个多月突然出血去往急诊科的路上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知道我该保持愉悦放松的心情,但我不是那种洒脱的妈妈,总怕呵护不好这个突然降临的小生命,好在最不稳定的前三个月,也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安稳度过了。
02我们一起打小怪兽
都说孕期就像是一关关打怪——建档、NT、唐氏筛查、大排畸、糖耐试验、胎心监护,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内检、开指、生产、侧切和撕裂,与之相比,日渐隆起的肚子带来的笨拙和伴随而来的腰酸、尿频、坐骨神经痛、耻骨分离痛这些生理上的不适反而更容易承受一些。
想医院医院建档,就要做好万全的攻略。查出怀孕便要马不停蹄地准备材料,末次月经42医院办理母子健康手册,踩医院做B超看胎心胎芽,稍晚一两周就有可能错失建档的时机。我们大费周折终于在北医三院建了档,当天拿着缴费单奔到门诊三楼连抽八管血,也因为甲状腺功能的问题被贴上了橙色高危标签,并被医生告知之后每两周都要抽血复查,以至于后来我对静脉采血已经觉察不出任何疼痛,麻木之下,深感那句“孕妇的血不值钱”如此贴切。
接下来的日子,下载好了孕期管理App,数着时间按部就班等待每一次产检,就像学生时代迎接每次小考一样紧张又兴奋。孕13周做NT,学名“颈后透明层测量”,那是第一次在彩超单子上看到了胎宝宝的人型小轮廓,这个身长7厘米的小家伙正躺在肚里子翘着小jio,脑袋比身子还大,依然觉得可爱至极。记得在B超室门口排队时和一位双胎孕妈闲聊,因为怀了两个宝宝,四个月的肚子看起来像七八个月大,她故作轻松地说,每晚只能靠坐在床头勉强入睡,已经快要忘记躺着睡觉是什么感觉了。我摸摸自己当时还算平坦的小腹,不禁感叹,母亲真是伟大和不易啊。
随后而来的唐氏筛查算是一个“小插曲”。抽血后的第二天,记得当时我正在单位食堂打菜,看到北医三院的来电,心下已有不好的预感。接通电话让我尽快找大夫加号,医生的口吻云淡风轻,却带给我不小的波澜。唐筛处于临界风险,需要进一步做无创DNA检查,虽然已经提前做了功课,知道唐筛的准确率仅有60%-70%,但想想肚子里这个已经开始动弹的小家伙,说不担心是假的。无创采血后便开始焦灼地等待(在此强烈建议30+的准妈妈不要心疼自费直接做无创,30+做唐筛大概率年龄风险也会偏高,若35+医生会建议直接做羊水穿刺),好在虚惊一场,收到“未见明显异常”的短信,总算放下心来,又过一关。
受到这次“小惊吓”之后,大概是肚里的小宝宝想要安慰我,大排畸、糖耐检查都格外顺利地通过了。尤其想要聊聊糖耐,“控糖”这个词生过宝宝的妈妈都不陌生,我也因为建档时空腹血糖搭上了临界值,为了避免后期遭遇妊娠糖尿病,提前开始了漫长的控糖之路——蛋糕甜品、奶茶咖啡、高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基本上saygoodbye了,荞麦面和藜麦饭代替了日常主食,小番茄和拍黄瓜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孕期恰巧遇到空哥过生日,榴莲蛋糕忍痛只尝了一小块;正值盛夏,馋冰淇淋馋得厉害,囤了一盒梦龙也只敢咬两口脆皮,剩下的塞给空空看他大快朵颐;好不容易和小姐妹出门聚会,点饮料只敢点鲜榨果汁,还要反复和服务员确认不额外加糖;想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也只敢嘬两口号称0蔗糖的乳茶解个馋。俗话说“缺啥补啥”,馋到极致的时候,看到超市卖的开口笑和蜜三刀都能流下来三尺口水。曾经因为忌口问题觉得孕期生活真是灰暗无趣,人生怎么能离开火锅麻辣烫烤鱼牛蛙米线螺蛳粉奶茶小蛋糕呢?但想想肚子里的娃,多数时间还是打消了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连从来不喝的纯牛奶都养成了硬喝的习惯,使得空空忍不住评价:“你已经开始散发母性的光辉。”
03体重啊,控制住!
从知道怀孕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不能让自己胖到令人无法直视。起初略微有些得瑟,因为怀孕前五个月不但一斤没长,反而因为早期胃口变差掉了几斤,竟回到了高中时代的最低体重。然而好景不长,从糖耐过了开始,随着在饮食方面日益放飞自我,几顿海底捞过后(歪个楼,海底捞真的会送孕妇小礼包),体重秤上的数字也开始拦不住地往上蹿。按说孕期增重不宜超过25斤,孕七月时我已占用了一半份额,每次产检都要被医生告诫控制体重,尤其最后一个月似乎已经到了喝水都能长肉的地步,于是早起上秤成了每天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每忍不住吃一口零嘴都像是在积攒罪恶感。就这样,在孕晚期食欲大增又不得不用意念克制觅食冲动的精神分裂之下,我艰难地将体重增幅维持在基本平稳的状态下,但每次做B超胎宝宝仍然偏大,37周娃的双顶径竟然长到了9.8,医生娴熟地摸了摸肚子:“宝宝个头儿不小~”老母亲深感心力交瘁,希望生产的时候不要太艰难TT。
虽然控制体重让人头大,但好在一直没有水肿,所以整个孕期都被朋友和同事鼓励状态不错。除了早期不太稳定躺得多一些,后来除非身体特别不适,我都坚持每天走一万步,尤其一度隔三差五被空哥拽着去奥森徒步五公里,沾沾自喜以为并无大碍,直到产检时B超大夫说胎儿位置太低不能走太多了啊,我们才略微有所收敛。后来随着胎动位置上升到肚脐以上,我慢慢放下心来,也逐渐恢复到了之前的散步强度,深感好处多多,不光可以降糖减重,也能保持一个还算有活力的状态。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不建议孕妈买太多孕妇服装来穿,这样容易不自觉地进入孕妇角色,下意识让自己变得笨拙。想起产检时看到一些孕妈格外蹒跚的状态,心下觉得颇有道理,也因为胎盘后壁显怀地比较晚,于是还是尽量去穿自己之前能套进去的衣服,努力保持利索的状态。当然孕期状态因人而异,孕妇姿态发生变化也是身体重心调整的正常表现,孕妈们需要承受巨大的腰椎压力和多个部位的疼痛不适,这一点一定要遵从自己的真实感受。
04和你互动的每一个小瞬间
要说孕育一个宝宝是什么感觉,我想只有经历过的女性才能真切体会。在出现胎动之前总觉得怀孕怀得很不真实,要不是在B超单上看到小小的胎芽一点点发育成小人儿的样子,时常无法相信肚子里竟然有宝宝。直到出现胎动,我才开始真实地进入到准妈妈的角色,而与ta互动的每一个小瞬间,都是那么可爱、神奇又美好。
我的胎动出现的算是比较早,大概15周就有一点点感觉,只不过不确定是娃在动还是肠蠕动,直到17周摸着肚子突然被顶了一下手,就这样激动万分地和小家伙第一次打了个招呼。往后的日子小宝宝越来越活泼,有时候咕噜一下吓我一跳,有时候又像挠痒痒似的戳戳我的肚皮,打嗝的时候最可爱,空哥摸着一跳一跳的肚子问ta:“你吃什么好吃的啦?”(我会说娃吞羊水了,实际上就是ta自己的尿液而已==)直到怀孕29周以后,胎动频率和力度达到了巅峰,明显感觉小宝宝在肚子里已经有点施展不开,最喜欢在深夜翻滚练功,可以在肚皮上清晰地看到小手小脚小屁股划过去的痕迹,或在熟睡时突然被娃踢到肋骨,加上孕晚期愈发严重的尿频起夜,虽然有点辛苦,但并没有任何怨气。想想这个和我血脉相通的小生命正在我的身体里一点点长大,隔着肚皮,就已经好爱好爱ta了。
大概是宝宝太好动的缘故,小排畸发现脐带绕颈两周,老母亲的玻璃心再次受到了惊吓,然而产检医生只是笑着说“你家孩子比较调皮”,叮嘱我不要太过担心,按时数胎动监测胎心,多数宝宝脐带绕颈都不会缠得很紧,且有希望能自己绕出来。但直到36周入盆、37周B超,宝宝的两圈脐带依旧搭在脖子上,我已逐渐习惯并放弃治疗??。
05从春天到冬天
细想怀孕以来的日子,觉得既慢又快,从春天到冬天,窗外的叶子绿了又黄,身上的衣服变薄又变厚,肚子一天天长大,里面的小家伙也从一颗小小的细胞长成了一个足月的婴儿。尤其孕期遇到疫情,又让这段历程更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开春以来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医院管控严格,产检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产科候诊区和检查区不再让家属陪同进入,加上北医三院附近停车难上加难,每次产检空哥基本上只能充当司机(后期产检日遇到车号限行更是一言难尽),所有的产检流程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戴紧口罩楼上楼下地跑,好在也没觉得太累。因为疫情关系,医院原本提供的线下孕妇课程一律取消,于是也只能自己拿着手机闷头做功课,习得孕期的诸多注意事项和照顾即将诞生的人类幼崽的技能。最令人沮丧的是疫情期间住院待产不能让家属陪护,大概率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待产室熬过这一切,而北医三院的产妇是否能够打上无痛向来都是一门玄学,看来等待我的还有一段漫漫长路。不过想想肚子里有宝宝陪着,我好像也没那么害怕啦。
怀孕期间时不时会用手机备忘录做一些小笔记,可真的要写这样一篇怀孕日记,想说的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该从何聊起。我度过了一个和大多数人一样普通而安稳的孕期,有过小小的曲折,有懵懂和慌乱,有担心有释然,有忐忑更有期待,匆匆忙忙,就这样一步步走来,预产期已经近在咫尺。生产将会是另一场考验,有一点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肚子里的这位小朋友见面了。
我很怕把这篇文章写成牢骚与抱怨。的确,孕期有许多生理上的辛苦和不易,生产更是一道难关,也偶尔忍不住感叹上天在造人时的不公,凭啥女性就要承担大姨妈、孕育和阵痛呢?但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对等的回报,一种愉悦的抵消。我常开玩笑跟空空说,倘若以后技术发达到可以由男性怀孕分娩,希望你能体验一下——不是让你体验痛苦,而是感受有个宝宝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伸着小手小脚和你互动的那种奇妙的幸福感。“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觉得一切疼痛都值了”,总听到这句话,我相信是妈妈们发自内心的感慨。
怀孕时我也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我要生一个孩子?我想到几个关键词:喜爱,延续,成长,陪伴。生孩子不是理所应当,当今的女性更不是生育工具,我们既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预期,又不得不与传统观念下“女人就该顾家”的思维模式进行博弈。当我选择生育一个孩子,几乎已经可以预判到即将面临的种种平衡与挑战。尽管如此,我还是做出了这个选择,出于对小孩子的喜爱也好,对养育一个生命的期待感也好,我会与队友尽全力做好爸爸妈妈这个新的身份赋予我们的职责。在此,我的妈妈曾对我说过的话,我也想同样告诉你:“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妈妈,但一定是最爱你的妈妈。”
生命真的太神奇,一颗小小的种子埋进土壤,就这样慢慢开出一朵花,我等待着你的绽放。到那天我会说,你好呀,小宝贝,谢谢你选择做我的孩子。愿你健康、自由、平和,愿一切顺遂。期待在这个冬天与你见面^^
———这是一条分割线———
附上怀孕期间在手机备忘录里的写的小日记(长图预警==)
橙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