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电视节目或网路上,到处可以看到宣传拍打胆经的好处,这些好处包括拍打胆经能排毒、瘦身或瘦大腿、治坐骨神经痛、治关节炎等。尤其用力拍胆经,真的能治坐骨神经痛吗?
拍胆经能泄实火
不仅是强调拍胆经可治坐骨神经痛,坊间并且强调拍打时要用力。不仅要拍到麻,最好是拍到出痧,若出现紫痧,则表示瘀血已经被拍出,毒素也排出。
拍打胆经泻肝胆之火是实火,不是虚火。拍法是一种“泻法”,拍打胆经应该用来纾解胆经与肝经的气滞血瘀。或泻肝胆之火,而这种火应该是实火,不是虚火,中医所谓的火有虚实之分,因为体内水液不足,无法克制体内正常的火。而造成火势太强,又更耗损体内的水液,造成恶性循环,这种火称“虚火”,气滞血瘀,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属于一种实证。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瘀滞本身可阻碍气血的流通,不通则痛,胆经瘀滞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因此拍打胆经能纾解气滞血瘀引发的坐骨神经痛,但是,并非所有的坐骨神经痛都是气滞血瘀所引发。
泄的太过会起反作用
拍胆经泄胆经实火,虚证泻过多反而让身体更虚弱,肾阳虚也可导致坐骨神经痛,中医认为“肾主骨”,骨骼病变压迫到坐骨神经也会引发坐骨神经痛。肝血虚,造成血不儒养肢体的坐骨神经痛则通常发生在左侧,因为肝气行于左,换句话说,也就是虚证并不适合用力拍打胆经,因为泻过多,反而让身体更虚弱,所以就可能造成大腿两侧胆经发麻,大腿无力,而无法走路。
尤其“胆”在中医学说中不同于大肠、小肠等其他脏腑器官,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胆为奇恒之腑”,收藏胆汁,不可过于泻。
如果拍打胆经是为了协助肝胆排毒,则不管从西医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或中医学说的理论来看,都没有必要用力拍。因为淋巴结主要分布在皮下间,只需轻松的由足部朝心脏方向轻推压胆经,即可促进淋巴循环,加速淋巴排毒。拍打胆经瘦身,或瘦大腿的道理也相同。
正确认知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粗大的神经,如果坐骨神经主干或其组成的神经根受到刺激和压迫,坐骨神经的分布部位就会产生疼痛,而临床上引起神经压迫的往往是肌肉等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岐黄轩中医馆认为,坐骨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症状,导致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分为椎管内和椎管外,椎管内病因是由于椎间盘病变、肿瘤、炎症等病变导致相关神经节段受损,出现了坐骨神经痛;椎管外病因则是坐骨神经巡行路线所关联的任何软组织损伤病变都会引发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表现是腰部、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后外侧、足部等部位出现疼痛,有时会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时疼痛可能会加重,所以说只要是坐骨神经所穿行的软组织损伤,如臀部等肌肉的损伤,都会引起神经压迫引发疼痛症状,岐黄轩中医馆的治疗也是从软组织损伤和神经支配两方面为主要治疗方向。
针刺治疗效果明显
岐黄轩中医馆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首先是通过三维五项体格检查精准诊断,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通过针刺相关软组织和调控神经,使人体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形态,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热敷理疗等治疗,达到康复的目的,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痛苦小,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独特优势。
坐骨神经痛会出现疼痛,会影响到下肢运动功能,病情严重者会造成无法正常行走、坐立,甚至卧床不起。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可能会长期处于特殊姿势,严重者可能引起脊柱弯曲和肌肉萎缩。
针灸作为一个代表性的治疗方法,对大部分的坐骨神经痛,都会有良好的作用,能达到有效地缓解,甚至于根治的作用,但疾病的治疗取决于诊断的准确性,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坐骨神经痛并非真的是坐骨神经引起的,所以有相关症状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诊断治疗,避免误治影响病情。
声明:图片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岐黄轩中医馆--专业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刺)等慢性疼痛;调理宫寒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等女性疾病;中医药体质调理身体。